0%

浙东唐诗之路

2023年的五一节,驾车从上海一路向南,经过绍兴,嵊州,新昌,天台,最终到达温州,一路见闻思考颇多,兹记录如下。

一般而言,我会在去一个新的地方前做一些知识储备,包括历史,地理,人文等等,这次出发的比较仓促,没有看太多资料,所以也只能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地看一看。

不过,另一方面说,不预设什么目标,放松身心,随遇而安,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

浙东唐诗之路,以萧山—柯桥—越城—上虞—嵊州—新昌—天台—仙居(临海)为主体,历史遗存和人文典故众多,留下1500多首唐诗,是一条自钱塘江经绍兴,而后经浙东运河、曹娥江至剡溪再达新昌,直至台州天台及温州的诗意之路。(百度百科)

无意中的得知了这条路,更没有想到大名鼎鼎的天姥山居然就在浙江嵊州,为了一睹李白奇诡诗文中的神山的现实面貌,遂决定前往。(事实上,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并不在浙江,他完全是根据自己的梦境写成的。)

人总喜欢把美好寄托在别处,然而别处可能并不会有什么不同,甚至更糟。比如夜晚在台州山里开车迎面而来的全是闪瞎眼的远光灯。而所谓的当地美食也未必好吃,云南的酸辣,浙江不时就能吃到沙子的梅干菜,还有把油炸面粉换个命名的本地小吃。文学家、媒体还有心怀“诗和远方”的年轻人喜欢美化远方,但是世间的每一种事物都没法脱离自然规律的本质而运行,于我而言,旅行的目的大概就在于在了解了这些本质后观察它们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的具体实现和发展。

旅行结束后,朋友问我此番有什么心得,我答:“观上海而小天下,观天下而小上海。”人在一个地方待久了,思维模式和认知习惯上难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这在其思考,语言和行为上都能分析出来,这种情况下人很容易陷入偏执和狭隘,对事物失去客观认知的能力,而总是以为自己的认知是正确且唯一的解。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方法是阅读和学习,但是停留于抽象思考认知的学习的效果往往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至消失,人会再回到固有的模式,而“不变”,正是我对人性的基本认知,要突破“不变”,非常困难,它意味着自我革命,人类历史上能做到的人都是寥寥。

浙江山多,经济作物只有竹子和茶叶,很多菜都和竹笋有关,再加上山区潮湿,所以才会诞生以梅干菜为代表的一系列霉制食物(个人猜测),而真因为这地方不适合大面积种粮食,使得浙江人通行全国做生意,温州,义乌的商人都很有名(这也是我的猜想,在和一位金华的出租车司机聊天中被认同)。仅从自然环境上而言,这地方并没有成为富庶之地的条件,至少浙东是这样,沿海可能海运和渔业发达,但不管是人文历史还是经济发达程度,这地方都是全国的翘楚,浙商之名古已有之。按理说,这地方在古代只适合躲避战乱,偏偏文人墨客都喜欢扎堆往山里跑,而古刹名寺遍布浙江,有“南朝四百八十寺”之名,而且我发现那些寺庙都喜欢往山里建,依山傍水,按说要吸引信众和生活方便的话建在山脚不是更合理?也是令我费解,可能修行之人都喜欢崇山峻岭处。佛教自印度传入后,在中国几经演化,有八万四千法门之多,清规戒律繁多,如“过午不食”,“不食非食”等等,但是到了现代似乎变成了普通民众的精神寄托,求财求子求升学,新昌大佛寺,天台国清寺,都是游人如织,香火旺盛,热闹归热闹,但总觉得少了一点佛教的清净肃杀,罗汉堂上满登登的钱币也和佛教徒不碰钱的戒律有违。寺庙成了旅游景点,而非修行道场,和尚们开着豪车,也不知道修的哪门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