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洛阳

洛阳南面洛水,北负邙山,地势平坦,城市主干道笔直宽阔,纵横交错有序,一派中原王气。

之前来过一次河南,对河南的印象就是空气中弥漫着土气,很能让人联想黄河流域粗犷的文化气息。三天时间短暂,也没有太多时间接触当地风土人情,只能走马观花,读书看景。来的路上读了两本书,一本 Lonely Planet 的《洛阳》,一本倪锡英的《洛阳游记》,倪是民国人,他旅游的时间也是民国,一路上跟着他的书边学习边想象。

住在古城区。洛阳的古城区并未翻修,因此和洛阳的新建筑形成鲜明对比,然而街道两侧商铺林立,尤其在晚上,热闹非凡。常见的景区小吃和洛阳本地的水席等交错排列。水席,顾名思义,菜都带着汤。

住的地方离洛河不远,沿着洛河修建了很长的滨河步道,亭台楼阁镶嵌其间。洛河河面宽阔,水流徐缓,临水而望,想象千年前的古人在此生息,悠然怀古。

唯有王城最堪隐。今天的洛阳已经不再是华夏的政治中心,然而底蕴不消,市内博物馆众多,遗迹古物俯拾皆是。我只逛了两个博物馆:洛阳博物馆和二里头博物馆,展览内容浩如烟海,朝代更迭,文化各异,各朝文物琳琅满目,应接不暇,随便一个方向就能让人驻足良久。洛阳是十三朝古都,但是作为整个华夏文明的起点,中国历史发展的每一个节点不可能和洛阳脱开联系,乃至整个世界的文明史,都需要研究洛阳。在一个博物馆里我看到一句话,大意是:未来洛阳考古的研究方向是要和经济学、社会学、物理学等结合起来,如果是以前看到可能忽略,然而随着知识储备的提升,我对这句话深表认同,历史的研究不是孤立的,它和其他学科的联动构成了整个人类文明史,而不单单是看到几个唐三彩或者青铜器那么简单。

当我站在二里头博物馆的文物面前时,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国家是如何诞生的?为什么人类不一直延续原始的生存状态,而要发展出文化、国家和阶级?当我在二里头博物馆看到这样一幅图的时候,我有了答案,这个答案就是:分工。

分工产生了拥有资源和权力的不平等,负责管理的成为了比负责打猎的更高的阶级,而为了固化这种阶级,使之成为代代相传的明文规定(相当于公司章程协议),就产生了国家。所以说,国家一定会带有阶级属性。那么,下一个问题:为什么会产生分工?我的思考是长期从事某一种工作使得从事者更熟练,效率更高,于是本来十个人干的活八个人就能干,多出来的两个人成为管理层,而多个不同分工群体之间需要协调分配,比如打渔组和打猎组之间的协调。人类为了互助和提升效率选择了聚集而居,聚集带来了分工,分工带了阶级,阶级产生了国家。

龙门石窟名大于实,除了武则天修建的那几座,大多数佛像的头部都被盗毁,石窟题材单薄肤浅,多为祈福祝寿。

白居易,仕途顺利,名利双收,善终于洛阳。

在白马寺,看到了“晨钟暮鼓”,河洛文化并不闭塞,几千年前已经出现了和其他文化交融的迹象,远至海上、中东,白马寺一脉相承,本是印度佛教传入华夏第一站,现建有缅甸、泰国、印度庙宇,供奉异国佛像。白马寺内设立众多功德箱,僧人在道上笑嘻嘻地手捉游客赠予的金钱,和我去过的大多数寺庙一样,香火旺盛,戒律松弛,纵然顶着华夏第一古刹的名头,也不过是多个捞钱的牌坊,徒留虚名。